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提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馆设施改善行动”,建设老年友好型场馆和体育设施。设施成为建设重点,为城乡社区居民打造更加便捷、更加智慧的设施。 、安全的健身环境。
上海是我国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之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运动健康之家作为上海“十四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新型健身设施,逐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运动和健康需求日益增长。 早在2016年,首家“嵌入”(即嵌入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之家就在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成立。 据上海体育大学相关专家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共有运动健康老人院120所,覆盖全部16个区。
老年运动健康之家辐射周边社区1公里范围内的老年人,逐步实现老年人就近享受优质全民运动健康公共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测、科学指导、器械锻炼、健康讲座、运动计划制定、慢病运动干预、社交娱乐等专业服务,以运动促进健康,更好地发挥体育在“预防疾病”中的功能,推动健身与国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健康屏障向前推进,加快建立老年人运动健康新模式。
杨浦四平社区:
适龄训练提供专业健身指导
今年年初,在上海繁华的杨浦区,新增了一家深受健身爱好者喜爱的“家门口健身房”——四平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整个健身中心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共有两层。 设有老年人运动健康之家、智慧健康站、青少年脊柱健康站、中青年健身站、乒乓球活动室等,重点关注不同年龄段人群。 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这里最有特色的是运动健康老人院。 在150平方米的空间内,主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健身需求进行了综合考虑和规划。 场地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增设了扶手。 、防滑地砖等设施,保证老年运动爱好者在运动时行走更加安全。 同时配备各种适龄健身器材,如适龄跑步机、等速俯卧撑下拉训练机、坐式韵律台等。运动强度适中,专业的社交运动指导员进行指导,保证老年人正确锻炼。 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堪称老年人运动养生的天堂。
55岁的林女士退休后几乎每天都来锻炼身体。 她说:“这里的设施非常齐全,从力量训练到速度训练,还有被动运动设备,概念很新颖。而且,这里的设备设计得很好,非常人性化,尤其是那些适合老年人,而且非常安全,比如跑步机旁边有一个紧急暂停按钮,让老年人运动时更放心。”
除了升级硬件设施外,四平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之家还新增了专业的老年人健身指导服务。 健身教练将提供“量身定做”的健身方案,集体能测试、运动前评估、运动干预指导、运动损伤防治、运动科普和科学健身指导等功能于一体,并制定适合年龄的训练计划。 装修设计上,采用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温馨的装饰,为老年朋友打造一个居家般的健身空间。
此外,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门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运动健康促进系统、智能健康检测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健身服务。
据统计,今年1月初以来,四平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老年运动健康之家和市民健身站累计服务人数1552人。 作为2023年全民体育健身示范街镇建设试点单位,四平路街道对该健身中心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盘活社区体育资源,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健身无处不在,老年人的“健身中心”。 良好的氛围,每个人每天想锻炼都可以锻炼。
静安区大宁路:
智能化引领打造智慧养老新高地
在静安区“运动健康老人之家”,智能科技的力量正在为老年人健身服务注入新活力,老年人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智慧养老体验。
172平方米的室内空间规划包括体能监测区、有氧心肺功能区、等速肌力训练区、微循环促进区、综合干预区和休闲交流区,并配备专人指导。 作为配套区域,144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开设了太极拳、八段锦、中国舞等老年人热门课程。
大宁路街道70多岁的卢阿姨对这里非常满意:“这里的环境真的很好,设备很安全,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指导,真的很照顾我们的生活。” ”。 每天,她都会在船上慢步慢行半个小时,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舒适。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她生活态度的体现。
走进老年运动健康之家,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配备了各种专业的智能健身器材,从有氧心肺改善到等速肌力训练再到促进微循环的专业健身器材。 。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AI智能体测设备,它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数据,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运动时,每个老人都会佩戴一个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心率、卡路里等指标,保证运动时的安全。 工作人员还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智慧运动健康老人之家还引入了人脸识别、运动数据实时上传等先进功能。 这些功能为老年人创建个性化的电子运动健康档案,方便数据管理。 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家庭账户随时追踪父母的身体检查和运动健康状况,远程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康复治疗师为老人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科学的体能测试评估。 医学运动专家会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指标,为老年人开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张爷爷就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之一。 自从中风以来,他一直无法使用右手。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来到了智能运动健康老人之家。 经过体检和身体评估后,工作人员为他开了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 “我一般会在有氧健身车上做10分钟的前臂摆动,然后在有节奏的沙发上坐一会儿,感觉很好,已经做了半年了,现在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我的右手也逐渐恢复了功能。”
除了运动健身区外,智慧运动健康老人之家还打造了集阅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平台。 这里既是健身房,又是客厅,为老人提供了排解孤独的公共空间。 在这里,他们可以谈论新技能、新经历,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
近年来,大宁路街道致力于打造“15分钟智慧健康养老生活服务圈”,以老年运动健康之家为重要载体,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老年。
长宁虹桥街:
康养融合,健康养老新模式
近日,长宁虹桥街道老年运动健康之家二期正式对外开放。 运动、医疗、养老的深度融合,给老年人带来了全新的健康体验。
走进健康之家,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橙色,设施以原木色为主,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现场配备了十余种体能监测设备和适龄运动器材,大致分为主动运动器材、被动运动器材、理疗器材等。 “自从参加这里的运动康复训练后,我的关节炎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正在接受康复训练的李奶奶感慨地说。
66岁的王欣是老年运动健康院的“常客”,几乎每天都来锻炼身体。 他刚刚完成一项练习。 “别小看这款用于被动锻炼的立式韵律沙发,它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王欣说道。
工作人员介绍,长宁虹桥街道健康之家整合了体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为前来锻炼的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该运动健康老人之家由一期、二期共同运营。 一期主要包括老年人跑步机、老年人卧式健身车、全身协调训练机等,以主动锻炼为主。 对于一些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远红外活血机的理疗设备进行辅助治疗。 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 肯定会有所改善。 医疗团队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让老人在运动中保持健康,实现医护无缝融合。
老年健身爱好者佩戴智能手环,工作人员可以在大屏幕上实时监测其心率,判断锻炼过程的安全系数,并给出专业的锻炼指导建议。
健康之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健康老龄化的号召,整合各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化整合并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更健康的养老环境。”
在老年运动健康之家,老年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体质检测、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休闲社交等服务。 “停步式”体育健康服务,预防和改善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
长宁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运动健康之家通过整合体育、养老、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成为加强社区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老年人专属的“家门口健身房”,也是“15分钟社区健身圈”的一部分。”
在这个充满科技智能和关爱的老年运动健康之家,前来锻炼的老年朋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健康养老新方式。 他们在这里锻炼身体、交流思想、享受生活,这是上海致力于打造的智慧健康养老新生活的缩影。 (转载自3月21日《中国体育报》05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dlcn.cn/html/tiyuwenda/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