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更好地生活:
第一,让孩子体验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获得生活经验
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幼儿必须经历吃饭、穿衣、睡觉等自理活动,在家里,往往由长辈照顾。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中,老师的鼓励、幼儿园的相互模仿,促使幼儿学会在生活中生活。在“快乐自助餐,袜子朋友”的主题教育中,幼儿在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幼儿园的家政室、创意室为不同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提供劳动训练机会。比如,让小班的幼儿抱娃娃、给娃娃穿衣服、穿鞋。让中班的幼儿探索剥豆子、磨豆浆等。 让大班的小朋友切菜、洗菜、做饭、洗衣服、包馄饨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体验到参与劳动的快乐,还能让小朋友在生活的过程中更好、更自由地与环境互动,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学会更好地生活。
二、建构学习活动,提升孩子的生活体验
我们将生活活动置于主题活动的范畴,与学习活动有机结合,旨在通过主题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在“美味佳肴”主题开展期间,我园开展了跨班自助餐活动,幼儿经常讨论“今天吃什么菜、什么菜有营养、今天想去哪家餐厅吃饭”等问题,因此我及时抓住幼儿这些感兴趣的热点,及时与幼儿一起设计菜单,并学会查看菜单,让幼儿知道均衡营养的重要性,体验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积累健康的生活经验。例如:在“马路边”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过马路”活动,让幼儿感知交通规则,了解安全常识。在“美味佳肴”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了“米面”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米面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撕开各种由米面制成的面点包装纸,让幼儿掌握几种打开外包装的方法,从而在学习活动中建构和完善生活经验。
第三,利用周围的资源让孩子在自然、社会中观察、实践、互动,获得生活经验。
《课程指南》明确强调,我们生活中的周边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区和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平时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关注点,为幼儿进一步积累和体验生活经验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开展了“逛超市、逛菜市场、摘稻穗、帮阿姨摘菜”等活动,让幼儿走出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体验许多新鲜的生活体验。
以下一组活动就是以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结合主题背景进行的:
活动方案(一)卖菜
活动目标: 1、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购买食品杂货,并尝试解决一些小问题。
2、学会礼貌沟通,体验买菜的乐趣。
活动设计思路
如何把握幼儿谈话的热点话题,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把幼儿谈话的主线引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上。周日过后,幼儿们来到幼儿园,说起周末做了些什么。其中有一个幼儿说奶奶带他去菜市场买菜,他的话立刻在课堂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于是。我就趁着这个机会,要求每个幼儿明天带一元钱去菜市场买菜。活动前,我们给家长发放了一份《我和妈妈去买菜》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生活经历,根据孩子的经历制定目标,让孩子尝试与人交往,学会合作,买些菜回幼儿园。
思考: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那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引发他们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资源中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成为他们的学习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科学习的内容、过程、发展水平等,选择和使用社区里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学习。在《好吃的美食》这个学科学习中,有一个《买菜》的小主题,选择菜市场作为社区资源,一来和主题内容相符,二来孩子们也非常渴望自己去尝试买菜,同时幼儿园附近的菜市场也为这个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在整个买菜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接触认识了菜市场里的人和事,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沟通、判断、合作能力。这样的效果,是课堂上通过模拟演示不可能达到的!
活动计划(二)摘稻穗
活动目标:1、感知秋季自然的变化,关注乡村田野的丰收景象
2.体验参与实地工作的乐趣
活动设计思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人小孩都开心的季节,一年的劳动有了回报,现在正是农村农忙的季节,看到金灿灿的稻谷收割到家里,孩子们都欣喜若狂。所以带孩子走进田间感受大自然是我们身边资源利用的一大特色。在这次活动之前,孩子们对稻穗如何变成稻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农民收割粮食的艰辛。所以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参与到劳动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农村田间劳动的快乐,还要学会珍惜每一粒稻谷。
思考:
把孩子从幼儿园带出来,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锻炼身体,尝试新鲜有趣的活动。正是这种有趣的环境,才真正激发出孩子在幼儿园无法培养的运动兴趣。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充分感受和体验自然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当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时,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学习欲望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
幼儿的一切知识和经验,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整合、迁移和运用,才能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的知识结构。摘稻穗活动让幼儿在开放、真实的情境中自由探索、发现、获得感官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整合、迁移和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活动计划(三)在幼儿园厨房
活动目标: 1、在观察食堂阿姨做饭的同时,学会礼貌交流。
2、参与采摘、洗菜、切菜等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举办自助餐活动时,孩子们对色彩缤纷、美味可口的菜肴感到惊喜,对食堂阿姨的手艺也赞叹不已。于是,提出了去食堂阿姨帮忙的想法。我们认为在“美味的食物”这个主题下,课本上的提示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而利用身边的资源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我觉得,及时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是我们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
思考
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延伸到孩子们身边的教育场所。带孩子们去食堂,和阿姨一起摘菜洗菜,看阿姨做饭,尝尝阿姨的手艺,体会阿姨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们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儿童学习的渠道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在周围更大的环境中,这样的教育资源给予了儿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儿童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儿童学的灌输式教学,在儿童主题式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了儿童的独立、直接、体验式学习,实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dlcn.cn/html/tiyuwenda/431.html